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新书预告|西湖“申遗”不是目的,保护西湖才是初衷 全球速看

发布时间: 2023-03-13 06:00:14 来源:浙江人民出版社

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自古以来,西湖的美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、心旷神怡。青山绿水、柳岸花堤、池亭水榭,一草一木、一颦一笑都是需要我们共同呵护的瑰宝。

2011年6月24日,“杭州西湖文化景观”被正式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,“杭州西湖文化景观”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,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,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。

西湖成功“申遗”的背后,是鲜为人知的趣事乐事、苦事难事。西湖是幸运的,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关爱她、保护她、传承她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其中,就有这样一个人。他是一位把西湖景观文化推向国际舞台的传播者,也是一位把西湖千古风流唱响大地的词作者,还是一位妙趣横生、金句频出的演讲者。

他,就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王水法,曾任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、主任,杭州西湖、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主任。他作词的《人间西湖》《大运河》等歌曲,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和省市地方媒体,并在社会上广为传唱。

此次,王水法先生出版了《看风景的心情:我与西湖“申遗”不期而遇》一书,对西湖“申遗”工作做了回望。该书通过西湖“申遗”参与者、西湖保护实践者和西湖文化传播者的视角,生动而不失幽默地讲述了西湖景观和西湖“申遗”的故事,以“我”的参与,见证“我们”为传播西湖文化做出的各种尝试和努力,生动阐释了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也许有我”的理念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王水法先生在书中,是这样描述自己在西湖边的心境的:

“百转红尘几万重,错肩还顾断桥逢。西湖晴雨桃花醉,共渡同舟两岸红。”站在断桥旁的云水光中亭眺望西湖,水面开阔,风荷摇曳,令人心旷神怡。这个“云水光中亭”的名字取得很好。它是与御碑亭相依的一个极为著名的水榭,但是知道这个亭子名字的人很少。亭子是清康熙时营建的,伴“断桥残雪”之景而生,所以此亭名字取得再好,也不可能望断桥之项背,大家总是把它作为断桥的一个亭子来看待。这样也很好,淡泊明志、宁静致远。

从亭子里望过去,白堤上游人如织。很多外地游客不明就里, 往往把白堤当作白居易主持修筑的。西湖当中横亘着一条白堤、一条苏堤,据说分别是为纪念白居易、苏东坡这两位杭州人最引以为豪的父母官留的。“杭州若无白与苏,风光一半减西湖”,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;然而说白堤是白居易留下的,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。白居易当年筑的那条“白公堤”到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渐次崩塌,虽曾进行过重修,但现已不存,它当然不是今天的白堤。

今天的白堤在当时称为白沙堤或沙堤,白居易在诗中也屡有提及,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”。不过,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,却更愿意在情感上接受白堤即白公堤。美丽的误会,寄托着美好的情感。

图源:视觉中国

从断桥出来,沿着湖滨往南走,一路风光无限,移步易景。在这变幻的景致中,我却突然想起了李白的名句,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”。说到底,人生只不过是暂时寄托在世间的一段时光。每个人到这世间来,都是来做一些事的,就看你做的是什么事了。有的人庸碌一生默默无闻,有的人如流星过眼终成云烟,有的人却流芳百世千古扬名。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的,老百姓就会世世代代记得他们。白居易、苏东坡就是西湖的骄傲、杭州的骄傲。千年之后的今天,人们来游西湖, 吟诵的仍是他们的诗词,念叨的也是他们的功绩。他们与西湖一样不朽。西湖不老,永远留待后人。

白居易、苏东坡的功业,当然是后人难望其项背的;但是,努力做好人、做好事的心愿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有、都应该有的。在有生之年,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,造福百姓、造福后世,不也是人生之大幸吗?

图源:视觉中国

世上最美的风景,不是名山与大川,

而是自己脸上那个浅浅的微笑;

人生最美的体验,不是鲜花与掌声,

而是自己心中那份莫名的感动。

往期回顾  

西湖这个天然巨型园林是如何出名的?

《西湖之光——诗书画印作品集》:为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展留下可资纪念的印迹

且读 | 何人解赏西湖好

浙江人民出版社| 创造有价值的阅读

标签:

为您推荐